奠基者

奠基者

第11集

2.0 |07月15日 |已完结
简介: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先进典型,并针对会战已经暴露的问题,边学习边分析会战的形势、任务和矛盾。在大庆掀起了学习毛著、“学两论”的高潮,统一了职工思想。
  在随后而至的百年不遇的雨季中,余秋里、康世恩等带领全体石油人,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生存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克服了克服了
  无路无粮、缺房少人、天灾人祸接踵而中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于1960年的6月1日实现首列原油外运,打破了西方国家“至少需要三年”的预言。
  中苏关系的恶化导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基本被停止,空军的飞机全都趴窝,连陆军的战斗车辆也都被迫停驶。聂荣臻副总理亲笔致信余秋里,要求石油部迅速组织研制生产国产煤油以摆脱这种恶劣局面。余秋里部石油部石油研究院负责研制航空煤油项目。不久,研制获得成功,中国航空煤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从此结束。
  冬季将至,数万人如何过冬又成了摆在会战队伍眼前的最大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余秋里听从了黑龙江省委欧阳钦书记的建议,充分发动群众,苦干4个月,在入冬前, 30万平方米的“干打垒”建完,做到了“人进屋、机进房、菜进窖、车进库”,保障了安全过冬。
  各钻井队之间一味追赶钻井进度,使得钻井质量不断出现问题,连王进喜的标杆钻井队也出现了井偏现象。余秋里、康世恩重视地下狠心抓第一性资料,起草“大庆长垣钻探和开发过程中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的“调查提纲”,形成了地质技术规范。还及时召开“4、19”现场会,使得广大石油工人树立了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思想和质量意识,钻井和油田各项工程质量大大提高。先后总结出了岗位责任制、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经验。
  会战队伍刚刚稳定,越来越多的家属来队和工人逃跑,使得原本已经遭到饥饿威胁,浮肿病大幅度出现的会战队伍压力重重。1960年9、10月份,在全国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会战职工的粮食定量也被降低,职工队伍中出现了浮肿病,大会战处于艰难境地。余秋里提出:要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毫不动
  摇,坚持会战,天塌下来也要顶住。余秋里提出:“干部进食堂,书记下伙房”。同时,抽出一部份职工和家属想方设法、发扬南泥湾精神大面积开荒种地,工委组织了打猎队、捕鱼队,挖野菜、采野果,终于战胜饥荒,熬过了1960年冬天。1961年春耕时节来临,余秋里亲自带头,组织开荒,发展农副业生产。随着开荒规模的扩大,职工的生活越来越好,职工的体质得到了恢复和增强,保证了大会战的顺利进行。
  1961年11月,1202队用了9个半月的时间,赶超了苏联的格列尼亚功勋队,夺得了当年打井的世界冠军。毛泽东、周恩来等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盛赞大庆会战取得的成果。余秋里离开大庆前,嘱咐大家不能自满,创业难,守业更难。
  1963年12月25日,邓小平向世界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己经可以自给,中国人民使用了一百多年的‘洋油’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猜你喜欢
换一换
山不转水转
6
5.0
已完结
山不转水转
5.0
更新时间:07月15日
主演:李保田,吕毅,陈瑾,杜宁林,唐静,张旭廷,杨子纯,黄宗洛,杨树泉,王洪军
简介:

梁家沟乡集体煤矿矿长吕二才(人称“驴二”)在乡长的支持下,不顾安全,组织矿工加班加点,疯狂夺煤,致使梁大根的个体煤矿塌窑,损失严重。朴实憨厚的梁大根在知晓真情后,用炸药包威逼驴二把炸塌的矿道全部清理干净。                                    
                                 皮皮为了讨好竭力反对驴二用钱娶变儿的大根,把一个叫花眼儿的外乡女介绍到驴二的矿上去干活。花眼儿给驴二绣了一个红腰子,要他穿上,驴二却没明白她的心思。后驴二因向变儿求婚遭到拒绝,伤感之下,将彩礼送给了花眼儿。但当花眼儿主动向他献出"身体"时,他却像哥哥一样表示要帮她找个好主。                                    
                                 作为乡村教师的变儿为了建学校,告诉驴二;只要他答应给她12万元建校,她就嫁给他。驴二答应了。变儿和学生代表学校赠送驴二一面锦旗,孩子们给他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这时,驴二却出乎变儿的意料,离开了梁家沟,说要到外面去走一走。

3765
1993
山不转水转
主演:李保田,吕毅,陈瑾,杜宁林,唐静,张旭廷,杨子纯,黄宗洛,杨树泉,王洪军
孙中山2001
247
3.0
已完结
孙中山2001
3.0
更新时间:07月15日
主演:赵文瑄,朱媛媛,梁冠华,辛柏青,王馥荔
简介:

本剧记述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从1895年第一次武装起义到1925年北上,病逝于北京,近三十年的革命生涯。在20集的篇幅里,集中描写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创立民国,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组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不畏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对军阀的威胁,发动北伐,讨伐叛军陈炯明,以其愈挫愈奋的斗志,两次改组国民党,实现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最后北上议政,于1925年3月12日病故于北京铁狮子胡同五号。                                    
                                 《孙中山》三大亮点:                                    
                                 亮点之一:历史。孙中山的传奇一生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绝佳蓝本,该剧从1895年孙中山先生第一次武装起义开始,一直演到他1925年病逝于北京,详尽描述了广州起义、伦敦蒙难、建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创立民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发动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每个故事、每场战斗都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亮点之二:唯美画面。有雄厚的拍摄资金做保障,再加上导演沈好放的一贯唯美倾向,《孙中山》画面拍摄得非常精美,广东、南京、北京、英国等外景,都拍出了绝佳的效果。                                    
                                 亮点之三:情感故事。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孙中山》却跳出了一般同类题材的窠臼,通过许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细节,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孙中山,比如他与故友宋嘉树深厚的友谊,与兄长孙眉、儿子孙科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原配夫人卢慕贞和陈粹芬女士的情感故事,以及与宋庆龄相濡以沫的爱情,都透出了浓浓的人情味儿,这在以往的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

1020
2001
孙中山2001
主演:赵文瑄,朱媛媛,梁冠华,辛柏青,王馥荔
塔山阻击战
228
2.0
已完结
塔山阻击战
2.0
更新时间:07月15日
主演:林春放,赵晓明,曹培昌,白志迪,李伊,赵恒多,王振江,徐光明,吴俊全,丛培信,沈慧芬
简介:

东北人民解放军 经过艰苦的转战,到1948年夏秋,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东北97%的土地面积和86%的人口已获解放,东北解放区工农业生产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余万人,装备改善,士气高涨。而东北国民党军由于连连受挫,损兵折将,55万余人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长春、沈阳的陆上补给线全被截断。军心动摇,士气低落。力量对比,东北人民解放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国民党军,已经有实力争取一战而消灭全部敌军,解放全东北。 面对东北非常不利的形势,蒋介石很焦虑。为了保存力量,曾考虑放弃长春、沈阳、打通铁路交通线,把沈阳主力转移到锦州,伺机转用于华北、华东战场;但是又顾虑放弃东北,将会在政治上、军事上产生严重后果,因而,是撤是守举棋不定。在蒋介石对东北抉择犹豫不决的时候,毛泽东从有利于全国战局的发展,有利于东北早日解放着眼,做出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把作战重心放在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地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由沈阳来援之敌的战略决策。并号召东北人民解放军,要树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沈阳敌军全军来援时敢于同他作战,将其就地歼灭。

1398
2009
塔山阻击战
主演:林春放,赵晓明,曹培昌,白志迪,李伊,赵恒多,王振江,徐光明,吴俊全,丛培信,沈慧芬
围城1990
399
2.0
已完结
围城1990
2.0
更新时间:07月15日
主演:陈道明,英达,吕丽萍,葛优,李媛媛,史兰芽,张建亚,英若诚,吴贻弓,于慧,盖丽丽,张文蓉,战士强,于本正,沙叶新,吕凉,周志俊,梁庆刚,杨涛,徐金金,顾也鲁,戴兆安,李天济,宋忆宁,任广智,王志华,倪以临,吴云芳,刘昌伟,曾丹,康群智,曹秋根,谢洪俊,王又龙,兰之光,朱申嘉,袁之远,张芝华,杨仲文,宋宁奇,刘芳,申怀琪,筱翔飞,沈星浩,夏晓昀,钱青青,阮丽丽,王干一,舒逸宁,麦墨瑞,陆晖,陈增无,郑国础,糜子德,詹更新,康志新,伊娜珂,汪玲,林丹青,仲永清,安德宝,张莺,金慧珠,吴天戈
简介:

抗战初期,外国留学生方鸿渐(陈道明 饰)回到了祖国。方鸿渐其实是在国外混了几年,一个学位没取得,最后没法才买了个学位归国的。出身封建家庭的鸿渐家里早给他订了亲,只是未婚妻没来得及和他结婚就逝世了。鸿渐回国后一直居住在丈人的家里,丈人颇有些能耐,为他谋了一份不错的职业。女 博士苏文纨一直对鸿渐有好感,而鸿渐迷恋的却是在苏小姐家里第一次拜访认识的唐小姐。随后,鸿渐与唐小姐渐渐打得火热,然而丈人家看出了他和唐小姐的往来,渐渐冷落了他,而后鸿渐和唐小姐亦因误会而结束。                                    
                                 失恋后的鸿渐和当时同样追求苏小姐失败的留学生赵辛楣(英达 饰)成了莫逆,二人同时受到了内地的三闾大学的聘请。于是两位好友一起上路了,前往三闾大学去开展他们的新生活。

1174
1990
围城1990
主演:陈道明,英达,吕丽萍,葛优,李媛媛,史兰芽,张建亚,英若诚,吴贻弓,于慧,盖丽丽,张文蓉,战士强,于本正,沙叶新,吕凉,周志俊,梁庆刚,杨涛,徐金金,顾也鲁,戴兆安,李天济,宋忆宁,任广智,王志华,倪以临,吴云芳,刘昌伟,曾丹,康群智,曹秋根,谢洪俊,王又龙,兰之光,朱申嘉,袁之远,张芝华,杨仲文,宋宁奇,刘芳,申怀琪,筱翔飞,沈星浩,夏晓昀,钱青青,阮丽丽,王干一,舒逸宁,麦墨瑞,陆晖,陈增无,郑国础,糜子德,詹更新,康志新,伊娜珂,汪玲,林丹青,仲永清,安德宝,张莺,金慧珠,吴天戈
评论区